余姚经济开发区在教育实践活动中,以企业期盼为第一信号,拿出真听真查真改的实际行动,打通开发区与企业联系服务的“绿色通道”,努力让企业看到变化,得到实惠。 一、统一发放1700份“民情联系卡”。为直接有效地为企业提供服务,开发区向辖区内上千家企业发放“民情联系卡”,卡片上印有开发区2位联系干部联系方式,方便企业随时随地可以电话约谈联系干部,反映对开发区在企业管理、企业服务、行政审批、安全生产、基础设施、基层党建等方面的建议意见,反映企业目前存在的实际困难和突出问题。 二、建立约谈工作绿色服务机制。建立约谈工作档案,每位联系干部对企业反映的建议意见和困难问题,都要认真做好记录,每月形成书面材料汇总上报。建立分类办理制度,对于一般性问题,联系干部在约谈后2个工作日内解决,对于需要上级或其他部门协调的疑难问题,约谈后1个月内解决,对于反映强烈且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由分管领导包干解决。建立特事特办制度,对于企业反映的急事急难,党工委第一时间组织相关领导或部门开会研究,落实具体责任人限时解决。建立台账督查制度,确保约谈事项没有遗漏,做好“件件有答复,事事有回音”。 三、开展专项行动解决企业困难。针对企业普遍反映的“用工难、用工贵”问题,开发区积极通过自己的局域网发布企业招工信息56条,联合余姚职技校等学校举办企业招聘会6场,一定程度减轻了企业用工压力。针对企业普遍反映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开发区利用自身资源出面和工商、农村合作社等银行联系,为企业融资牵线搭桥,帮助企业融资2000多万元。针对中小微企业反映的单个企业原材料采购价过高,希望开发区出面“团购”的困难,开发区爽快答应,出面和原材料供应商协调并达成“团购”方案,让中小微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大幅降低,有力助推了中小微企业的发展壮大。自“民情联系卡”发放以来,已接受企业约谈200余次,征集到建议意见87条,涉及实际困难32个,目前已解决26个,另外还有6个问题正在协调解决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