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今日头条 >> 正文 | |||||
“小村官”成“大贪腐”警示啥? | |||||
发布日期:2014/11/25 9:06:50
|
|||||
2013年以来,全国各地公开村官违纪违法案件171起。涉案总额高达22亿。河南三门峡渑池县反贪局曾调查发现,时任村支部书记的石小江截留救灾款72000元!此外,征地款往往成为村官贪腐“重灾区”。(央视)
一直以来村官腐败现象屡见不鲜,从“坐拥20亿”的深圳村官周伟思,到霸占20套村民安置房的温州乐清某村委会主任黄龙川,从大吃大喝挥霍公款到上千万的贪污大案,“小村官”以一次次的数据刷新为我们上演了一出“大贪腐”。俗话说“别拿豆包不当干粮”,换到这里,完全可以说是“别拿村官不当‘硕鼠’”。
身为村干部,本应为集体着想,为村民谋福利,却有人手握着村民赋予的权力,行的却是自己的方便。村官腐败,坏的是个人声誉,损的百姓利益,乱的是社会秩序,败的是党的形象。频频曝光的村官违纪违法案件、数目巨大的涉案总额,为当前的基层反腐敲响了警钟,村官已日渐成为腐败的“高危”群体,到了非整治不可的地步。
“小村官”何以变成大“硕鼠”?一方面在于监督机制的相对不完善。从严格意义上讲,村干部不具备国家公务员身份,也算不上政府官员。所以,对于他们的监管约束制度也不像对国家工作人员的监管那样完善,存在着一定的漏洞。另一方面,广大农民群众的法律意识薄弱,问政能力有待提高,反腐拒贪的意识理念与手段措施较为欠缺。如此,就为不法村官提供了可乘之机,自以为“大权在手”,又“山高皇帝远”,便独霸一方,为所欲为,最终落得锒铛入狱的下场。
要遏制村官变“硕鼠”,首先,要提高村官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水平和法律意识,加强警示教育和学习,从而提升他们拒腐防变的能力。其次,要强化对村官的监督管理,健全和完善村级事物管理制度,破解村官集权和权力一把抓的怪象,建立监督网络。另外,要加大法治理念、法律知识的宣传力度,进一步提升村民们的法律意识,鼓励引导村民群众积极参与到反腐反贪的大军中来。多管齐下形成合力,构建起“小村官大监管”体系,防范村官贪腐案件的发生。 |
|||||
本信息共浏览:466 次 [ 打印文本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