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党建新闻   党建动态 |   宣统在线    理论学苑    宣传动态    文章发表  交流发言    各类总结   企业党校    | 颐和公益  
  齐奋科技    党建   活动   会议  | 企业权益保护 | 安全生产    安全信息    |图片新闻    |企业文化    | 先进人物   |家协党建   |综合新闻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章发表 >> 正文  
走新路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发布日期:2010/9/26 16:16:22
走新路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浙江亿达集团建设创新型企业侧记
齐国民 刘紫燕
此文于2008年10月7日发表在余姚日报
浙江亿达集团从20多年前一家不起眼的小企业发展成为连续两年荣获市“二十强”的大型规模企业,下辖八家企业,形成了家用电器、房地产、数码产品三大支柱产业,拥有员工1300多人,产销6亿元,企业先后获得市“文明单位”、市“卫生先进单位”、宁波市“治安安全合格单位”、市企事业单位“先进集体”、市“先进基层党组织”、市“安全生产先进单位”、市“先进团组织”、市“妇女工作先进集体”等诸多荣誉。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后,一些曾经辉煌的企业逐渐退出市场,亿达集团却能在20多年里始终保持快速、高效、和谐发展的势头,原因何在呢?
科技创新添活力
走“自主创新”的路,就是选择一次次技术攻关,一次次负重拼搏。2006年10月,处于生产旺季的亿达集团五金车间有一台200T液压机不断出现故障,难以投入正常生产。是另更换设备还是对原设备进行技术改造?如果重新更换设备,不仅要多花大量的费用,更重要的是还得延迟10天的投运时间。最后经公司生产和技术部门联合研究,由生产部门配合技术部门经过3天的加班加点,最终改造成功。这样既保证了液压机的正常生产,又节省了资金,缩短了时间。
为节约成本,提高效益,今年7月,该集团生产部门和公司工程部决定,在无极公司二楼成品仓库搭建输送架,以输送带传送的形式把二楼成品库的成箱产品直接输送到一楼的集装箱内,以取代以往用10多名搬运工搬运成品的做法。据统计,该公司每年用于发货的搬运费就要30万元,输送架的搭建为公司节约费用20万元左右。
凭着这种锲而不舍的韧劲,2006年至2007年,亿达集团技术研发经费投入近3000万元,攻克技术难题7项,截至目前共有38件新产品被评为宁波市级新产品。到目前,该集团累计申请专利71项,其中发明专利11项,实用新型22项,已授权的17项专利技术目前已全部产业化。2007年11月,该公司的“电热慢炖锅”被评为“浙江省名牌产品”。2007年12月,亿达商标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
一次创新就是一次竞争力的提升。2007年,该公司被授予宁波市“专利试点企业”,被中国中轻产品质量保障中心授予“连续国家检测达标产品”等荣誉称号。
管理创新凝人心
企业要发展,要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说到底靠的是人才。如何吸引人才?靠的还是创新。
在企业发展过程中,亿达集团调整了用人机制。他们打破壁垒,实施无界限上岗,建立有利于人才聚集的用人环境。在吸纳人才上“大搞五湖四海,力求八仙过海”;在人才评判标准上,确立“为我所用、用其所长即为才”的观念,构筑人才引进、使用的“无界限通道”。
该公司还以高薪酬为手段,打造促进人才成长的“动力源”。他们将人才和管理干部作为构建企业的“框架”,不断完善“框架工程”,给予人才以高额年薪和奖金、福利,造就人才的责任感、成就感和自豪感。
加强约束,以岗位竞争为核心,营造优胜劣汰的用人环境。亿达集团对干部实施以全员竞聘为核心的考核管理,对职工实施社会再教育工程,进行实时动态管理,使员工队伍始终保持“精简、高效、有力”的状态。
强化培训,培育有利于人才成长的土壤。树立“上班+学习=工作”的理念,要求员工综合素质“一年一个新提高”。
亿达集团下属宁波极发电器有限公司为外来员工提供舒适的免费住宿、用餐补贴等,让漂泊在外的员工在这里享受到了家的温馨。宁波顶端电器有限公司由于连年快速发展,员工工资也连年增长,去年该公司一线员工平均收入达两万余元。公司以人为本善待员工的理由是:公司的财富是员工们共同创造的,理应让大家共享发展的成果。

本信息共浏览:1340 次 [ 打印文本 ]
 相关评论 0
 请您评论
Copyright 2010-2012 qiguomin.com ?AllRights Reserved
电话:13858206598  传真:  QQ:385748968  电子邮箱:qiguomin1957@126.com
地址:浙江省余姚市城下路19-2号   网站备案号:浙550009878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