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先进人物 >> 正文 | |||||
冯锡军:扎根农村天地宽 | |||||
发布日期:2015/1/13 11:12:52
|
|||||
姓名:冯锡军 性别:男 职业:市格格生态家禽养殖场负责人 追梦内容:面对一次次的困难和挫折,从未放弃,终于迎来了养殖的春天 ■本报通讯员 张辉 这几天,有不少来自杭州、宁波、上虞等地的客户慕名来到黄家埠镇的格格生态养殖场采购生态肉鸡,看着一天最多可卖出1000多只鸡的销量形势,公司负责人冯锡军开心地说道:“经历了2013年的养殖寒冬后,现在终于迎来了养殖的春天。”2004年底,在企业跑了多年销售的冯锡军看到市场上生态养殖的家禽价格很高,却仍然备受消费者青睐,这让他产生了养鸡的念头。于是,在家人和朋友的支持下,他在黄家埠镇韩夏村承包了80亩土地,投资300余万元,建造了面积6000多平方米的标准化鸡舍。等到冯锡军的土鸡开始上市,他才发现,这一年各地出现的禽流感让广大消费者对食用鸡肉产生了恐惧感。第一年,他养的3万只土鸡,不但没有盈利,反而净亏50余万元。 出师不利的打击并没有吓倒他,面对朋友叫他再做回销售老本行的劝说,冯锡军依然坚持自己的决定。他认为寒冬终究会过去,自己要做的就是管理好养鸡场,养出更多更好的土鸡来。 2006年,冯锡军在上级农办技术人员的帮助下,按绿色无公害基地的标准将生态鸡养殖基地分为生活管理区、生产区、粪便堆积处理区和病禽隔离区。在自然放养的基础上,结合科学的生态绿色饲料喂养,建立健全了生态鸡养殖生产档案,并做好饲料、免疫、消毒、用药、销售等生产记录。育雏期采用优质品牌饲料;育成期、育肥期饲料以玉米、豆粕、麸皮、糠、菜饼、谷物等为主,加喂黑麦草等优质牧草,让养殖的生态鸡在自由活动中觅食,并保证饲养时间。同时,为提高产品的知名度,拓宽销售渠道,他还专门注册了“田园格格”商标,为打响生态养殖鸡品牌奠定良好的基础。 功夫不负有心人,随着市场的逐渐回暖,冯锡军养殖的生态鸡由于肉质好,深受消费者的欢迎。 2006年开始,养殖场每月出栏达4000余只,养殖场也成为宁波市无公害养殖基地、宁波市菜篮子基地。为了进一步加强管理,冯锡军在生产区门口及鸡舍前建造了13只消毒池,设置了更衣消毒室,还建立了兽医室,添置了自动高压消毒机,配备了一套疾病检测设备,又把鸡舍、运动场地面及主要道路进行了硬化。 养殖场的家禽粪便处理一直是让养殖户头疼的事情,为了变废为宝,2012年,冯锡军又开始承包了90亩土地,开始进行果蔬种植。 他将发酵处理的鸡粪当做有机肥,沼液通过微滴灌输送到葡萄等果树的根部,实现无公害种植。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2013年,对于冯锡军来说,又是多灾多难的一年。年初禽流感突发,他的1万只家禽全部被扑杀。禽流感刚过,满怀信心的他又养殖了3万多只鸡准备在年底打个漂亮的翻身仗,却怎么也没想到,10月份的一场大水让养殖场全军覆没,损失达80余万元。大水过后,年底居然又是禽流感,1万3千只家禽再次面临扑杀的命运。 面对挫折,冯锡军从未放弃。 他从加强养殖场管理,改进技术入手,在养殖场种植了文旦等果树,进一步改善环境卫生。2014年,在他的努力下,他的养殖场存栏优质肉鸡1万8千只,年出栏7万只,产值达420余万元,终于走出了2013年的阴影。与此同时,他种植的应季蔬菜也开始深受不少大型企业食堂的欢迎,到目前为止,配送的大型食堂达到了6家,每天的供应量在2千公斤以上。在新的一年里,冯锡军最大的希望就是农业种养殖的春天长在,让扎根农村的他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
|||||
本信息共浏览:951 次 [ 打印文本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