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今日头条 >> 正文 | |||||
新建北路要改造了!余姚城区交通治堵三年投资11.67亿元 | |||||
发布日期:2015/12/11 19:59:02
|
|||||
余姚新闻网讯(记者 陈周霄)新建北路(北环西路至金型路段)双向4车道要改建了。近日,我市召开新建北路道路改建工程设计方案论证会,待方案通过论证后,相关工作将逐步展开。这意味着,作为城区主要通道,新建北路道路交通拥堵现象将改善,这是我市交通治堵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又一有力举措。 自2013年我市开展城市交通拥堵治理行动以来,以建设基础设施为基石、优先发展公共交通为保障、创新交通秩序整治为依托,坚持城乡联动“未堵先治”、以人为本“快慢结合”、多措并举“综合治堵”,道路通行能力有了显著提升,道路拥堵状况明显改观。 道路新增了,断头路通了,路口不堵了,停车位增加了。“治堵”三年,市住建局和市规划局在道路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科学规划,重拳出击,城区路网进一步完善,停车系统明显优化。统计数据显示,三年中,我市已实施41个相关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其中2000万元以上的项目有7个,目前共完成投资11.67亿元;我市人均道路面积增长,已达每人23.87平方米;除路内停车位,城区公共停车场车位增长率达219%。 子陵路是我市东西向的一条城市主干道。2014年4月底,子陵路(子陵桥至联盟桥段)路面改造工程顺利完工,机动车道拓宽至双向6车道,道路通行能力大幅提升,受到市民一致好评。三年中,我市不断完善路网体系,提升道路总体通行能力。目前,已新建道路7条,新增道路面积超17万平方米,包括新西门南路、南排江路、舜汇路、欣盛路、健康支路等。已经改造的3条道路分别是子陵路、南雷南路和四明广场周边道路,改造总面积约20万平方米。与此同时,我市还打通了一批断头路,包括三凤路、兰馨路、新庄路、兴城路等,极大地便利了市民出行。 拥堵点的改善,能有效缓解出行高峰期的道路通行压力。此前,舜水南路与南滨江路十字路口是拥堵点,路口南侧的舜水南路只有一个左转弯车道,通行十分缓慢。2014年,市住建局先后启动了4个拥堵点的改造工作,该路口也在其中。当年10月底,该路口改造完工,左转弯车道增加到两个,治堵成效良好。三年中,我市通过改造绿化带、增设车道、分离右转弯车道等方式,已完成6个路口拥堵点改造工作。目前,城东路与金型路路口、玉立路与长安路路口的拥堵点改造工作正在筹备中。 今年,我市创新将公共停车位建设与人防工程相结合,在即将开工的姚江中学工程中,学校操场地下室的人防工程将兼具公共停车功能,设计停车位近180个,使该地下室人防功能与公共停车功能兼备。此举旨在合理利用地下空间设置,缓解周边停车难题。近三年来,我市不断开辟公共停车场建设新路子,科学利用公园、桥梁等公共设施,巧妙结合商业广场建设,合理规划闲置土地,已新建公共停车位2475个,这些停车位集中分布在高铁余姚北站、玉皇山公园、东江公园、滨江公园、四明广场等处。 小区停车位建设是城市停车系统优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年11月,随着老小区改造工程完工,舜北三小区的面貌焕然一新,停车位明显增多,有效化解了小区的停车难题。三年来,我市已完8个老小区改造,共新增停车位482个。 行人与非机动车的“慢”出行是城市“治堵”的另一重要方面。根据规划,我市“三江六岸”贯通工程正在逐步建设中,此举旨在贯通最良江、姚江、候青江沿岸,使行人、非机动车、船只可环三江而行,实现城区道路通行“快慢结合”,通畅有序。 (来源:余姚新闻网-余姚日报 编辑:张洁琼) |
|||||
本信息共浏览:406 次 [ 打印文本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