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党建动态 >> 正文 | |||||
“远古江南·海陆山河”河姆渡文化发现五十周年考古成果特展在京开幕 | |||||
发布日期:2023/11/11 12:16:37
|
|||||
(记者 韩宇雯)近日,“远古江南·海陆山河”河姆渡文化发现50周年考古成果特展开幕式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行。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关强,浙江省人民政府副省长胡伟,中国国家博物馆党委书记杨帆,宁波市政协主席徐宇宁,中共宁波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金彦,宁波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朱欢,我市领导傅贵荣、林体等出席。 河姆渡文化是中国长江流域最重要的新石器时代文化之一,是中国史前文明的突出代表,证明了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同为中华文化的发祥地,时至今日仍在稻作农业起源和发展、干栏式木构建筑起源、南方地区史前聚落形态等历史研究中发挥着独特作用。举办本次特展,旨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通过全方位展示河姆渡遗址的发现、探索、保护历程,系统阐释河姆渡文化的丰富内涵,更好彰显中华文明风采,赓续中华文脉,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 关强代表国家文物局向特展的举办表示热烈祝贺。他希望浙江省以河姆渡文化研究为支点,深入推进史前文化、社会演进与人类起源研究,系统加强井头山、施岙等新发现遗址和出土文物的保护,不断提升河姆渡、田螺山等遗址博物馆、考古遗址公园展示运用水平,建强各级文物考古机构队伍,为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夯实基础、提供坚强保障。国家文物局将与全体考古工作者一起,用考古实证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引导推动全社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注入深厚持久的文化力量。 胡伟在致辞中表示,河姆渡文化是中华文明起源史上的重要里程碑。近年来,浙江省进一步把河姆渡文化的保护利用纳入新时代文化浙江建设的重要内容,持续深化河姆渡遗址群的考古发掘,切实加快河姆渡考古遗址公园等建设,推动河姆渡文化持续焕发新的时代生机。浙江将以河姆渡文化发现50周年为契机,深入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在“八八战略”指引下,持续推动河姆渡文化在岁月积淀中萌发新生,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性转化、创造性发展作出浙江的历史贡献,更好展示绚丽多彩、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风采。 杨帆在致辞中表示,河姆渡文化是中国史前文明的突出代表。中国国家博物馆作为代表国家收藏、研究、展示、阐释能够充分反映中华文化代表性物证的最高文化艺术殿堂,历来高度重视通过各类考古和历史研究成果,不断探索未知、揭示本源。衷心希望广大观众通过特展深入了解长江流域地区的史前文化,把握中华文明的历史演进历程,激发出追溯中华古史、探寻文明源流的家国情怀与深层的历史意识,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徐宇宁在致辞中表示,一直以来,宁波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时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宁波“繁荣港城文化”的殷切嘱托,大力弘扬向海图强的城市精神,奋力争先进位,以“百川奔流终归海”的执着定力、“乘风破浪勇向前”的昂扬斗志、“勇立潮头争一流”的行动自觉、“众人划桨开大船”的磅礴力量,扎实推进新时代文化高地建设。接下来,宁波将做好研究保护、传承利用、出海传播等文章,打造展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标志性成果。 市委书记傅贵荣代表余姚市委市政府和126万余姚人民,向各位领导、专家学者表示热烈欢迎,向关心支持河姆渡文化建设的文博工作者、媒体代表致以衷心感谢。他说,在中国国家博物馆这一高关注、高人气、高口碑的“世界窗口”办展,既进一步提高了河姆渡文化在全国乃至全球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又搭建了一个全面认识余姚、深入了解余姚的最佳平台。我们将加快创建河姆渡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积极打造河姆渡文化旅游度假区,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贡献余姚力量。 本次特展由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浙江省文物局、中共宁波市委、宁波市人民政府主办,中共宁波市委宣传部、宁波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文物局)、中共余姚市委、余姚市人民政府、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浙江省博物馆承办。特展通过“古渡新声”“潮起东南”“探海溯源”三部分,展出河姆渡遗址、田螺山遗址、塔山遗址、井头山遗址等出土的陶器、石器、骨器、贝器、木器、编织物等324件(套)文物,涵盖丰富的稻作遗存、成熟的干栏式木构建筑遗迹、独特的夹炭陶器和精美的手工艺品等河姆渡文化重要标志性考古成果,生动呈现河姆渡人丰富多彩的社会生产与生活情况,引领观众走进河姆渡,直观感受饭稻羹鱼、万物有灵的江南风情。 据了解,特展位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南4展厅,今起向观众开放,将持续4个月。 |
|||||
本信息共浏览:28 次 [ 打印文本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