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党建新闻   党建动态 |   宣统在线    理论学苑    宣传动态    文章发表  交流发言    各类总结   企业党校    | 颐和公益  
  齐奋科技    党建   活动   会议  | 企业权益保护 | 安全生产    安全信息    |图片新闻    |企业文化    | 先进人物   |家协党建   |综合新闻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今日头条 >> 正文  
党旗高扬,汇聚奋进伟力
发布日期:2024/3/14 8:04:20

党旗高扬,汇聚奋进伟力

——2023年余姚组织工作综述

  记者 胡格格

  过去一年,余姚市组织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为指引,扎实践行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横坎头村全体党员重要回信精神,聚焦组织职能、发挥组织优势,把做强主业、护航大局作为首要之责,推动各项重点任务落地落实、见行见效。

  在淬火砺剑中固本培元

  “作为乡村振兴的‘领头雁’,眼前这个风景如画的全国文明村,是如何发展起来的?故事得从一封回信和一项宏大工程讲起……”

  2023年12月21日20时,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CCTV-1)播出了第八期《榜样》专题节目。梁弄镇横坎头村党委作为唯一的基层党组织代表,出现在了全国观众的面前。

  在全党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重大举措。

  我市系统重温总书记对余姚“1次考察、2次回信和3次贺信”精神,广泛开展“循迹溯源”现场学习,组织亲历者还原当时场景,领导干部开展专题学习座谈,透过一张张照片、一段段文字、一帧帧画面,深刻领悟伟大思想所蕴含的宝贵精神财富。

  主题教育的效果,最终要看群众满意度。

  去年,我市把学习和推广“四下基层”优良传统作为重要抓手,结合开展“联镇街入村社、走企业访群众”活动,持续用好“五联五促”“联六包六”等特色载体,安排市直单位结对包联21个乡镇(街道)及其所辖村(社区),实现联系走访全覆盖,累计下沉走访1.56万余人次,帮助解决各类问题4179个。

  2023年12月5日,《新华每日电讯》头版报道了我市“一码听民意”的相关做法:“宁波市余姚市运用数字化手段打造‘一码听民意’场景应用,让群众动动手指实现零时差、零距离、零门槛报问题、提建议。目前该应用用户扫码已达20余万人次,征集到各类意见建议1074条,部门办理率100%。”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我市坚持把“学思想”摆在主题教育首位,深化实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培训计划,市领导带头开展集中自学、专题研讨和讲授党课,开辟“‘一把手’勇争先”系列访谈专栏,用好全市12个党员教育示范基地、37个开放式组织生活基地、306个基层远教站点,依托“四明红锋”融媒体,推出“空中课堂”等系列课件,组织基层党员、团员青年等群体线上线下“菜单式点学”,2023年累计承接省内外培训班次200个,培训学员15920人次,入选全省实施三个“一号工程”典型案例1例、打造省级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现场教学示范点3个。

  过去一年,我市还深入实施“一把手”政治能力提升计划,开展政治素质考察,了解干部政治忠诚、政治定力、政治担当、政治能力等方面的表现,确保干部政治素养始终跟上时代步伐。

  在担当奋进中锻造铁军

  育才造士,为国之本。

  去年6月,结合“赛马争先”抓落实专项行动和“五赛五比”活动,我市启动实施“赛马争先·科长YAO学”年轻干部专业赋能计划,全市278名年轻中层干部参加培训。

  为了让全市的发展大局始终保有“源泉活力”,2023年,我市坚持实干实绩导向,注重在重大平台、重大项目等各类攻坚行动中发现培养有干劲有潜力的好苗子,深化完善各类优秀年轻干部日常发现、递进培养、适时使用的全链条闭环工作机制,全市新增一批年轻中层干部。

  责重山岳,能者方可当之。大胆把干部放到“三个一号工程”摔打磨练,在创新深化最前沿、改革突破深水区、内外开放第一线、项目建设主战场经受实战考验……我市先后选派87名优秀中青年干部开展综合历练,4名干部人才到山海协作、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等重要平台和地区开展工作,一大批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好干部不断脱颖而出,9名干部获评省、宁波市“担当作为好干部”。

  过去一年,我市重塑干部考核体系,打出能上能下、心理赋能等激励担当组合拳,圆满完成中组部和中编办规范行政执法队伍人员编制管理试点工作,行政执法人员分类考核纳入全省试点,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黄科威作为全省唯一代表在全国新录用公务员初任培训班作经验交流……全市以事业锻铁军的争先氛围日益浓厚。

  在守根护脉中夯实基础

  不靠天地,赛博种植,算法种菜,口味定制……去年,由江丰电子和横坎头村合作共建的“红芯”植物工厂代表余姚登上了杭州亚运会、世界互联网大会的舞台,成为全省数字赋能共同富裕的典型案例之一。   (下转第3版①)  (上接第1版①)

  这是我市深化党建联建机制,打造更多具有余姚辨识度和影响力实践案例的其中一个缩影。过去一年,我市充分发挥北溪农旅综合体等示范带动效应,建成共富工坊96个,让8600余名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同时,串点成线,积极构建示范集群、精品线路,持续打响品牌金名片,成功承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与共同富裕先行示范”研讨交流会,获评省、宁波市党建联建典型案例9个,在甬、嘉、湖、丽红色美丽村庄联建共富发展交流会上作经验交流。

  办好农村的事情,实现乡村振兴,基层党组织必须坚强,党员队伍必须过硬。

  在总书记回信指引下,我市以“基层组织争先提质年”为抓手,深入开展“夯实基层、服务基层、关爱基层”专项行动,高规格举办全市村社书记工作交流会暨“党建领航·书记领跑”擂台赛,入选省、宁波市担当作为好支书12名,浙江共产党员杂志推出《五年·奋进——党建引领革命老区共同富裕的余姚样本》专刊。

  社区是党委政府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神经末梢。在基层治理第一线,我市现代社区“领衔试点”行动推进有力,高质量完成农村社区“五定”等重点工作,获评省“红色根脉”强基示范镇街、村社15个,入选宁波市“红色物业”项目9个,1名村书记在全国党组织书记学习“千万工程”经验培训示范班上授课,社区居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不断提升。

  为保证流动党员“在姚有家、在姚有学、在姚有为”,我市健全流动党员“查纳联管用”管理链条,深化开展“暖流行动”,在教育提质、服务提效、作用提升等方面精准发力,相关做法得到中组部《共产党员网》深入报道。

  在双向奔赴中互相成就

  就在年前,第七批浙江省特级专家人选名单进行公示,我市高层次人才姚力军博士赫然在列,成为宁波民营领域和区县市层级“双唯一”省特级专家。

  人才是推进城市发展的第一资源。为进一步激发重点企业引才用才主体活力,让人才和城市“双向奔赴”,我市制定出台重点企业高层次人才全覆盖三年行动计划,实行分层分类分阶段人才引聚行动,全年新引进培育国家级人才6人、省级人才10人,获评省领军型创新创业团队2个、宁波甬江人才工程28个,近两年省级以上人才到岗率居宁波第一,让“才聚最名邑”的愿景照进城市发展现实。

  “与余姚携手奔赴,与家乡双向成就,与我们共赢未来!”这是余姚向广大姚籍学子发出的青春号召,也是余姚真心揽才的诚挚约定。

  过去一年,我市突出青年学子与产业人才两个重点导向,创新实施才聚“最名邑”——“姚聘”行动系列招引举措,精心举办智能经济人才峰会、“河姆智谷”国际人才科技洽谈会、博士后领题攻关供需对接会、“青春正当时 相约我的城”千名学子回乡等系列活动,为人才队伍注入源源不竭的青春活力,全年新增青年大学生2.19万人,高层次人才总量突破7000人。

  引才为先,留用为本。为解决人才的“后顾之忧”,我市创新实施2023新春人才服务月专项行动,组建人才企业上规上市服务联盟,新聘8位法务、财务专员,为36名高层次人才和14名企业骨干人才提供子女入学便利,让越来越多的人才选择余姚、留在余姚、发展余姚。

  回首2023,大道如砥,奋斗如歌。

  全市组织系统感恩奋进、实干争先,彰显了示范引领的组工担当。

  展望2024,春来征程万里阔,扬帆奋进正当时。

  全市组织系统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对标落实市委“新春第一会”部署要求,推动组织工作各要素向中心聚焦、为大局聚力,实现新时代新征程组织工作高标准高质量发展,为加快争创共同富裕和中国式现代化示范引领的县域样板、奋力推动现代化美好活力“最名邑”建设提供坚强保证。


本信息共浏览:19 次 [ 打印文本 ]
 相关评论 0
 请您评论
Copyright 2010-2012 qiguomin.com ?AllRights Reserved
电话:13858206598  传真:  QQ:385748968  电子邮箱:qiguomin1957@126.com
地址:浙江省余姚市城下路19-2号   网站备案号:浙550009878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