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党建动态 >> 正文 | |||||
在市政协十四届四次会议闭幕会上的讲话 | |||||
发布日期:2025/1/21 12:09:11
|
|||||
宁波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余姚市委书记傅贵荣讲话。 记者 苏英英摄 傅贵荣 各位委员、同志们: 市政协十四届四次会议,在全体委员和与会同志的共同努力下,圆满完成了各项议程,即将胜利闭幕。 本次大会圆满完成了选举任务,选举梁红霞、吴建平、徐然同志为市政协副主席,同时由于年龄原因,赵银海、姚俊杰、缪正刚三位同志不再担任市政协领导职务。他们任职期间,在经济发展、城市建设、应急安全、乡村振兴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市委对他们长期以来所做的工作、所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向三位同志表示衷心的感谢和良好的祝愿。 会议期间,全体委员以饱满的政治热情、昂扬的精神状态和强烈的使命担当,认真履职尽责、积极参政议政、踊跃建言献策,生动展现了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优势和活力。会议始终洋溢着团结、民主、求实、奋斗的浓厚氛围,是一次高举旗帜、统一思想、坚定信心、鼓舞人心的大会。在此,我代表中共余姚市委,对大会的圆满成功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各位委员、列席同志和工作人员表示衷心的感谢!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也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75周年。这一年,市政协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决策、省委和宁波市委部署以及市委要求,大力开展政协履职“提质增效深化年”行动,切实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优势作用,政治站位有高度、服务大局有力度、建言资政有深度、凝聚共识有广度、履职为民有温度、自身建设有厚度,为我市建设现代化美好活力“最名邑”、打造中国式现代化示范引领的县域样板作出重要贡献。在此,我代表中共余姚市委,向市政协和全体政协委员的工作,表示充分的肯定,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今年是“十四五”收官、“十五五”谋篇之年,也是余姚撤县设市40周年,做好各方面工作意义重大。当前,全市上下正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和给祖籍宁波的香港企业家的重要回信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省、宁波全会、“两会”部署要求,以“勇挑大梁、争走前列”的奋进姿态,加快推动现代化美好活力“最名邑”建设取得新突破。人民政协作为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是推动余姚高质量发展走在宁波、全省、全国前列的重要力量。希望市政协各参加单位及广大政协委员深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全面落实中央、省委、宁波市委决策部署和市委工作要求,紧紧围绕团结、民主两大主题,持续深化专门协商机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守正创新丰富全过程人民民主新实践,凝心聚力开创新时代政协工作新局面,为余姚加快打造中国式现代化示范引领的县域样板凝聚更强共识、贡献更大力量。 一、加强思想政治引领,进一步铸牢“政协之魂”。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也是新时代人民政协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根本保证。市政协各参加单位及广大政协委员要自觉把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作为根本政治原则,持续打响“锋领四明、同心向党”党建品牌,始终与市委同心同德、同向同行。要做党的创新理论的忠诚信仰者。坚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统揽政协工作的总纲,常态长效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深化打造“书香最名邑”委员读书品牌,突出抓好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更加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要做国家方针政策的忠实践行者。坚持党的领导、统一战线、协商民主有机结合,准确把握人民政协的性质定位、职责使命和政协工作的形势任务、实践要求,认真研究落实年度工作要点和协商计划,切实把党中央大政方针和省委、宁波市委重大决策部署转化为社会各界共识,把市委工作要求转化为各项高水平履职活动,更好发挥“重要阵地、重要平台、重要渠道”作用。要做人民政协制度的忠忱捍卫者。始终牢记人民政协是政治组织、政协机关是政治机关,自觉把旗帜鲜明讲政治的要求贯穿到政协全部工作之中,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自觉维护市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地位,捍卫全市大团结大联合局面,确保政协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政治方向前进。 二、聚焦服务中心大局,进一步彰显“政协之为”。当前,外部环境更加严峻复杂,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更为艰巨繁重,必须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市政协各参加单位及广大政协委员要围绕全市中心工作,找准方位、明确定位、做实落位,以高水平履职服务高质量发展。要助推经济稳进提质。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准确把握“经济大市勇挑大梁”的着力重点,推动落实“两重”“两新”和一揽子增量政策,持续夯实“稳”的基础、积蓄“进”的力量、提升“立”的实效,特别是要主动联系服务民营企业家,发声唱响中国经济“光明论”,做好稳定预期、提振信心、激发活力等工作,为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实现“十五五”良好开局打好基础。要助力改革攻坚突破。紧扣全市10项重大牵引性改革和88项关键支撑性改革项目,增强研究分析的穿透力、拓展协商议政的纵深度、提高建言献策的实效性,多谋前瞻方案、多提特色建议、多献务实之策,为形成具有余姚辨识度的标志性改革成果提供强劲助力。要助攻共富示范先行。牢固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作为政协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推进公共服务“七优享”、聚力缩小“三大差距”、创建高水平文化强市、深化市域社会治理、建设安全韧性城市、打造绿水青山“最名邑”等重点领域,深化调查研究、加强民主监督、推动决策落地,真正做到履职依靠人民、履职为了人民、履职成果接受人民监督。 三、广泛凝聚共识合力,进一步贡献“政协之智”。凝聚共识、凝聚人心,是人民政协的重要职能,也是力量来源。市政协各参加单位及广大政协委员要持续健全协商民主机制,进一步丰富民主形式、深化民主内涵、拓宽民主参与渠道,真正做到发扬民主与增进团结相互贯通、建言资政与凝聚共识双向发力。要建真言见真章。充分发挥政协人才荟萃、智力密集优势,不断健全协商于决策之前和决策实施之中的制度、程序、机制,更好运用民生议事堂、委员工作室、社情民意联系点和协商驿站等平台载体,切实加强与各党派团体、各阶层、各界人士的协商互动,造浓既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又理性有度、合法依章的良好协商氛围。要察实情谋实策。充分发挥政协面向基层、接近群众的优势,不断完善政协委员联系界别群众制度机制,坚持重心下移、力量下沉、调到实处、研出实效,把问题呼声带上来,把对策措施落下去,推动形成“群众有所呼、委员有所应、政府有所为”的生动局面。要促和谐强合作。充分发挥政协代表性强、联系面广、包容性大优势,定期召开茶话会、座谈会、主题沙龙等活动,持续深化同党外知识分子、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的沟通联络,有力实现各党派、各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同时,着力加强与海内外姚商乡贤、异地商会等的沟通联络,为重大项目落户余姚、重点企业进驻余姚、重要人才扎根余姚穿针引线、铺路搭桥。 四、持续深化自我革命,进一步提高“政协之能”。政协工作政治性强、涉及面广、参政领域宽、运转环节多,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市政协各参加单位及广大政协委员要准确把握新形势、主动适应新要求,紧密结合“提质增效突破年”活动,持续建强高素质政协委员和高水平政协干部“两支队伍”,进一步推动政协工作紧起来、实起来、严起来。要增强履职本领。按照“懂政协、会协商、善议政”的要求,严格落实《市政协常委会加强自身建设的意见》等文件要求,着力破除基层政协“两个薄弱”问题,切实加强委员的学习培训、教育管理、联系服务和履职考核,推动政协队伍在服务发展、履职为民、凝聚共识上更加奋发有为。要打响履职品牌。坚持守正创新、比学赶超、提质增效、争创一流,深化建设“请你来协商”主平台和“姚商说”、“委员微协商”两大协商品牌,积极探索小微协商、网络议事等创新举措,及时总结行之有效、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品牌,努力打造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县域样板。要坚守履职底线。持续巩固深化党纪学习教育成果,不断加固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堤坝,坚决防止和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教育引导政协委员和机关干部明纪法、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树立和维护人民政协良好形象。 政协工作是党的全局工作的重要内容,政协事业是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市委将一如既往高度重视、全力支持政协工作,及时研究解决政协工作重大问题,为政协开展工作创造有利条件。各地各部门要加强与政协的联系配合,主动开展政治协商、自觉接受民主监督、认真办理政协提案、虚心接受意见建议,形成重视和支持政协事业的良好氛围。 各位委员、同志们!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逐梦人,无惧千险万难!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永葆合作初心、勇担时代使命,加快推动现代化美好活力“最名邑”建设取得新突破,为全局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
|||||
本信息共浏览:31 次 [ 打印文本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