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蔡银欣
昨天上午,在丈亭镇梅溪村溪上梅庄杨梅大棚,帮工徐夏芬背着竹篓穿梭在钢架间,手指轻捻,一颗紫红的荸荠种杨梅落入竹筐。“今年第一批大棚杨梅鲜度、甜度都胜于去年,手机订单响个不停!”她抹了把汗,笑着说。
枝头红果累累,游客提着竹篮穿梭其间,踮脚摘果的笑声与鸟鸣交织,大棚里漾开初夏的生机,拉开一年一度“杨梅时间”的序幕。
这座占地约15亩的大棚杨梅基地内,400余棵杨梅树长势喜人,荸荠种、东魁、王子安海等品种错落分布。基地自去年扩建后焕然一新,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根据天气情况灵活调整灌溉量和灌溉时间,棚顶薄膜自动卷起。“以前靠经验,现在靠科技,这套‘数字管家’让杨梅成熟期提前20多天,价格翻了三倍,整个销售期大大延长。”溪上梅庄负责人杨利航介绍,昨天首批大棚杨梅抢“鲜”上市,果肉更饱满,个头更大,每公斤售价达160元。
大棚外的空地上,一筐筐杨梅整齐摆放,据徐夏芬介绍,目前根据订单,一天能摘100多公斤,预计5月26日左右可进入大批量采摘期,届时通过冷链物流发往全国各地。早在5月初,老客户便通过电话、微信预订,线上订单已占七成,还有部分新客户主动寻“梅”而来。下午3时,慈溪的高先生驱车前来,拎着现摘的杨梅直咂嘴:“我是看到广告牌找来的,没想到正好赶上头茬大棚杨梅,尝了几颗很鲜甜,得多带几筐回去。”
梅农的“甜日子”不止于眼前。基地山脚下,一座挂着“共富工坊”牌子的平房内,共富直播间、分拣包装区、冷库等功能区域正“蓄势待发”,进入最后筹备阶段,待6月12日前后露天杨梅成熟,这里就将成为直播基地,助力周边梅农销售。杨利航透露,已经定好直播合作团队,“到时候主播带网友‘云逛’果园,当天下单当天发货,保证客人尽快尝到‘枝头鲜’。”
临近傍晚,大棚内温度略有下降,休整完的梅农又重新背上竹篓钻进杨梅林,红果压枝的树下,日子正酿出更浓的“甜”。“预计今年亩产量在500公斤左右,比去年提升60%以上,日子越过越‘甜’。”杨利航笑着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