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党建新闻   党建动态 |   宣统在线    理论学苑    宣传动态    文章发表  交流发言    各类总结   企业党校    | 颐和公益  
  齐奋科技    党建   活动   会议  | 企业权益保护 | 安全生产    安全信息    |图片新闻    |企业文化    | 先进人物   |家协党建   |综合新闻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今日头条 >> 正文  
公共文化服务破茧成蝶开新局
发布日期:2025/10/17 14:57:52
(记者 李培妮)“气氛太好了!没想到在村里也能参加这么适合我们年轻人的活动!”近日,在小曹娥镇秋日音乐会与“村BA”篮球决赛联动活动现场,村民黄书杰兴奋地表示,“以往村里的活动多以戏曲、广场舞为主,主要面向中老年人,而这次活动既时尚又有活力,让我们眼前一亮!”   
这场融合了热门篮球赛事、年轻化的乐队Live秀、充满烟火气的非遗市集与美食摊位的文化盛宴,体现了市公共文化服务有限公司演出配送项目实现重要转型升级——从单向输送文艺节目,转向打造多元场景、激发全民参与的文化生态。   当晚的曹一村篮球场上,一边是紧张激烈的“村BA”决赛,一边是展示余姚土布制作技艺和本土小吃的特色市集。乐队演出与球迷呐喊声此起彼伏,打破了表演者与观看者的界限。这种“文体旅”深度融合模式,成为我市公共文化服务转型升级的生动缩影。   
市公共文化服务有限公司自2010年12月成立以来,已累计配送各类演出4500余场,覆盖全市21个乡镇(街道),服务观众超200万人次。公共文化演出配送项目已连续多年纳入余姚市民生实事项目,在实现规模覆盖后,如何推进质量跃升成为新课题。   
“以往的文化配送以整台文艺节目为主,如今我们更注重开展贴近群众、深受群众喜爱、全民都能参与的活动。”市公共文化服务有限公司负责人黄慧介绍,他们正在逐步淡化传统舞台概念,通过音乐节、非遗场景秀、理论宣讲脱口秀等新颖形式,让文化服务真正“活”起来,更好满足不同年龄群体的文化需求。   
转型不仅体现在内容创新上。在9月开展的牟山星野计划音乐节上,市公共文化服务有限公司尝试通过“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模式,整合餐饮、文创、艺术培训等市场主体,打造集湖畔露营、青年乐队表演、互动体验于一体的文旅场景。这种合作既提升了活动的专业水准,也实现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市场力量的参与带来了更专业的服务标准。无论是手冲咖啡的品质、窑炉面包的口感,还是移动照相亭的创意设计,都超越了传统文化活动中简单的“摆摊”模式,以更专业的服务满足群众需求,特别是年轻群体对品质生活的追求。这种共赢模式,为公共文化服务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可复制的样本。   “
老百姓想看什么,我们就提供什么。”黄慧表示,市公共文化服务有限公司将继续推广“订单式”“菜单式”服务,创新文化演出项目配送模式,结合本地文化特色、当下文化热点,通过阳光文化直通车、四季村晚等品牌活动,持续提升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更好满足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绘就余姚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新图景。

本信息共浏览:12 次 [ 打印文本 ]
 相关评论 0
 请您评论
Copyright 2010-2012 qiguomin.com ?AllRights Reserved
电话:13858206598  传真:  QQ:385748968  电子邮箱:qiguomin1957@126.com
地址:浙江省余姚市城下路19-2号   网站备案号:浙550009878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