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丁洁)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擘画的宏伟蓝图,在四明大地上激荡起青年奋进的热潮。连日来,从产业一线到教育前沿,从基层治理到校园课堂,我市青年将全会精神融入各行各业,以行动诠释责任,以实干彰显担当,让青春之花在姚江两岸绚丽绽放。
“全会强调‘科技自立自强’,对余姚制造而言,既是方向也是底气。”舜宇集团团委副书记郑彬深耕生产管理一线,对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有着深刻的实践感悟。他表示,学习全会精神后,他们团队更加明确了创新在企业发展和区域产业升级中的核心作用。下一步,他们将从机制创新、平台搭建、激励保障三个层面精准发力,通过建立跨部门青年创新团队、定期召开“青年创新与成果转化座谈会”等举措,充分激发青年员工的创新活力,让青春智慧在关键技术突破中充分涌流,为余姚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添砖加瓦。
凤山街道团工委书记万旭超表示:“作为基层团干部,我们要自觉将全会精神转化为引导青年、服务基层的实际行动。”今年以来,凤山街道以“活力凤山 青创未来”品牌为依托,积极引导广大青年参与基层治理、融入日常工作。如,在“青耕中国·杨梅助农”暨“梅好市集”活动中,该街道主动搭建产销对接的桥梁,创新开展杨梅助农直播、打造主题市集等多元模式,有效拓宽了余姚杨梅的销售渠道,直接帮助梅农实现增收,为乡村产业振兴贡献了青春力量。万旭超介绍,凤山街道将持续用好“挺膺课堂”宣讲活动,创新采用“青年讲给青年听”的方式,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通过贴近青年的话语体系和表达方式,生动传递党的“好声音”,让理论宣讲更加接地气、更具感染力、更动人心弦。
在教育一线,余姚中学团委副书记许若禹以“立德树人”为核心,推动全会精神进校园、进课堂。许若禹介绍,学校通过主题班会、中学生党校团校课程、校园广播《姚中之声》等加强学习,鼓励教师将“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中国式现代化”等核心内容有机融入各学科教学。许若禹强调,“青春建功”不是口号,而是要引导学生树立“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的信念,在成长中与时代同频、与家乡共进。后续,该校还将通过时政述评、社团展示、国旗下讲话等活动,让全会精神在广大师生心中扎根、开花、结果。
青春与时代同行,奋斗与使命共进。余姚青年正以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引,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前行动力,在实干中书写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家乡的青春答卷。 |